吴均与朱元思书的创作背景
提到南朝文学佳作,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完全是绕不开的经典。这篇短短144字的山水小品,为何能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?这还得从作者吴均所处的时代说起。
吴均生活在南朝梁时期,那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。许多文人厌倦了官场纷争,转而寄情山水。吴均也不例外,他将自己对天然的感悟写给了好友朱元思,于是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《与朱元思书》。有趣的是,这原本只是一封私人信件中的片段,却因其精妙的文笔和深刻的意境,成为六朝骈文中的瑰宝。
奇山异水的诗意描绘
“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”——开篇八字就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。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它对富春江两岸景色的生动描绘。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千年前的文字至今读来依然栩栩如生?
吴均先用”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”总领全篇,接着分别描写了”异水”和”奇山”。写水时,既有”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”的静态美,又有”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”的动态美;写山时,则着重刻画了山势的险峻和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。这种动静结合、详略得当的写法,让短短百字间尽显山水神韵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吴均不仅写景,更善于通过景物传达情感。听到”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”的声音,看到”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”的画面,谁不会心生向往呢?
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隐逸情怀
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之因此能打动历代读者,绝不仅仅由于它的写景功力。吴均通过山水之美,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天然生活的向往。这种隐逸情怀,正是这篇短文的灵魂所在。
文中”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”两句尤为精妙。意思是说,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样的高峰也会平息功利之心;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。这不正是吴均自己心境的写照吗?
吴均生活的时代,政治黑暗,社会动荡。小编认为一个有良知的聪明分子,他选择用山水来净化心灵,用文字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《吴均与朱元思书’里面透露出的这种超脱世俗、回归天然的情怀,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,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。
吴均体的独特文风
说到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,就不能不提”吴均体”。这是后世对吴均独特文风的称谓,特点是”清拔有古气”。什么叫”清拔有古气”?简单说就是清新脱俗又不失古朴典雅。
这篇文章虽然属于骈文,但吴均处理得非常灵活。他以四六骈句为主,又间杂散句,使文章节奏明快而不呆板。比如”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”这样的对偶句,读来朗朗上口;而”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”这样的描写,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吴均还善于运用感官描写。”泠泠作响”是听觉,”缥碧”是视觉,”寒树”则是触觉,多种感官体验的综合运用,让读者仿佛真的置身于富春江上,感受着那里的山水之美。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力,正是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能成为千古名篇的重要缘故。
吴均与朱元思书的现代价格
一千多年过去了,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为何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读?除了它高超的艺术成就外,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仍有启示意义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是否也需要像吴均那样,偶尔放下手中的职业,去感受大天然的宁静与美好?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告诉我们,生活中不仅有功名利禄,还有山水之美值得欣赏。吴均用文字构建的那个清新天然的意境,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情形。
下次当你感到疲惫时,不妨读一读这篇《吴均与朱元思书》,让”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”的富春江风光,带给你片刻的宁静与慰藉。毕竟,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过时,正如吴均这篇写给朱元思的短信,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