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 盈利拐点将至?

小米汽车亏损大幅改善引关注 8月20日,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小米汽车二季…

小米汽车亏损大幅改善引关注

8月20日,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的亮眼表现。相比去年同期11.2亿元的亏损和今年一季度5亿元的亏损,这个数字无疑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。要知道,这还是在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尚未开始交付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,不禁让人想问:小米汽车真的要迎来盈利拐点了吗?

财报显示,小米汽车二季度交付新车81302辆,较一季度增长7.16%。虽然增幅不算惊人,但考虑到这是在没有新车型刺激的情况下实现的,已经相当不错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小米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5.4%上升至26.4%,显示出其在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
交付量与毛利率双提升

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的背后,是交付量与毛利率的双双提升。6月26日,小米推出首款纯电SUV车型YU7,售价25.35万-32.99万元,7月开始交付。截至7月10日,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,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。这些数据都未计入上半年财报,意味着三季度业绩有望更上一层楼。

瑞银分析指出,小米汽车平均售价环比增长6.4%至25.4万元人民币,主要得益于SU7Ultra和YU7高质量车型的贡献。SU7和SU7ULTRA与YU7共享Modena平台,让小米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了良好的标准化和规模经济。这恰恰解释了为何在新能源车企通常毛利率承压的扩张期,小米汽车却能逆势提升毛利率。

小米汽车能否后来居上率先盈利?

“小米汽车业务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。”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会上的这番表态,让市场对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解读。如果这一预测成真,小米将超越”蔚小理”中的蔚来与小鹏,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率先盈利的企业。

不过,业内人士也提醒,汽车行业竞争激烈,特斯拉近期降价、比亚迪持续发力,都给后来者小米带来了不小压力。虽然亏损大幅收窄,但小米汽车要实现稳定盈利,还有一段路要走。卢伟冰也坦言,小米将沿”技术硬核化、品牌高质量化、市场全球化、模态生态化”主线持续推动业务变革。

小米生态协同效应初显

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的另一个重要缘故,是小米集团强大的生态协同效应。财报显示,截至6月30日,小米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.891亿台,同比增长20.3%。由此可见小米汽车从诞生之初就拥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,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。

同时,小米手机业务的稳健表现也为汽车业务提供了坚实后盾。第二季度小米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,占总收入39.3%,全球市场份额14.7%,连续20个季度稳居前三。这种”手机+AIoT+汽车”的生态布局,让小米汽车在用户体验和数据积累方面具备独特优势。

未来展望:挑战与机遇并存

虽然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释放了积极信号,但市场仍保持谨慎乐观态度。一方面,随着YU7交付放量和成本进一步优化,小米汽车盈利前景可期;另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,价格战此起彼伏,小米能否持续保持竞争力仍是未知数。

卢伟冰强调:”过去五年,小米完成蜕变;未来五年,将实现更大质变。”这句话或许是对小米汽车进步最好的注脚。从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汽车,小米的跨界之路充满挑战,但也蕴藏着巨大机遇。二季度财报只是开始,小米汽车的真正考验还在后面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