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段:哈根达斯广告语怎样塑造高质量形象?
“爱她,就带她去哈根达斯”——这句经典广告语曾让哈根达斯风靡中国二十余年。作为早期进入中国的高质量冰淇淋品牌,哈根达斯通过广告语精准定位情感消费场景,将产品与“爱情”“身份象征”绑定,成功俘获80后、90后的心。但如今,这句广告语逐渐淡出公众视野,背后是品牌光环的褪去。哈根达斯广告语的变迁,折射了哪些市场变化?
小深入了解一:从“天价”到“塌房”,广告语为何失效?
1996年,当国产雪糕均价不足1元时,哈根达斯以25元/球的价格树立起“雪糕界劳斯莱斯”的形象。其广告语不仅强调产品用料(如“黄金奶源”“比利时巧克力”),更通过情感营销制造稀缺感。然而,随着消费者发现国内外价格差异(美国1美元/桶vs中国高价)、代可可脂事件等负面曝光,广告语塑造的“高质量滤镜”被打破。用户吐槽:“以前吃不起,现在不想吃。”
小深入了解二:中式网红雪糕怎样“改写”广告语逻辑?
当哈根达斯广告语逐渐失灵,钟薛高、中街1946等品牌以“国潮”“零添加”为卖点,用更贴近年轻人的语言重新定义高质量。例如,钟薛高通过“厄瓜多尔粉钻”等限量款制造话题,替代了传统情感口号。百度指数显示,2021年钟薛高声量一度碾压哈根达斯。这些品牌证明:高质量无需依赖“舶来品”光环,本土化叙事同样能打动消费者。
小深入了解三:广告语之外,品牌长青靠什么?
哈根达斯的困境并非广告语过时,而是产品与价格脱节。消费者愿意为“值得”买单,但代可可脂事件暴露了质量短板;反观中式雪糕,虽定价高却强调真材实料。哈根达斯母公司财报显示,2018年后营收连年下滑,而同期国产高质量雪糕却逆势增长。这启示品牌:广告语是敲门砖,但长期竞争力仍需回归产品本身。
划重点:哈根达斯广告语留给市场的思索
一句广告语可以成就一个品牌,但无法掩盖所有难题。哈根达斯的案例表明,高质量化不能仅靠营销话术,还需匹配透明的定价、持续的创新。未来,无论是哈根达斯还是中式网红品牌,若想避免“昙花一现”,或许该记住:广告语是故事的开始,而质量才是故事的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