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做最好的老师?这三个关键点缺一不可
“做最好的老师”是每位教育职业者的毕生追求,但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”最好”呢?从曹县常乐集镇中心小学宋德然老师的感悟中,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。她通过阅读李镇西老师的《做最好的老师》一书,结合自身教学操作,拓展资料出了做最好老师的三大关键要素。
用爱浇灌,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
李镇西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的故事告诉我们:爱是教育的基石。没有爱,再好的教育技巧都会失去温度。宋德然老师在分享中提到,班上有特点格孤僻的学生,通过发现他喜欢画画的特长,给予鼓励和支持,最终帮助他变得开朗自信。这不正是”做最好的老师”应有的样子吗?
爱学生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,而是要走进他们的情感全球。就像李镇西老师那样,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,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。当你真正领会学生时,他们天然会向你敞开心扉。这种建立在信赖基础上的师生关系,才是教育最宝贵的财富。
持续进修,做教育路上的追光者
在聪明爆炸的今天,做最好的老师意味着要成为终身进修者。李镇西老师从教二十余年从未停止阅读,涉猎古典、文学等多个领域。宋德然老师也深有体会:只有不断进修先进教育理念,更新聪明体系,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。
那么,老师该怎样保持进修情形呢?参加培训、与同行交流、阅读专业书籍都是不错的选择。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进修觉悟,把进修当作职业习性。记住:你今天的进修深度,决定了明天课堂的高度。
善于反思,做教学操作的思索者
“做最好的老师”还需要具备反思能力。李镇西老师特别强调: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宋德然老师也分享了自己通过反思改进教学设计的经历。当课堂效果不佳时,及时分析缘故并调整技巧,这种反思灵魂值得每位老师进修。
反思可以发生在任什么时候候:课后记录教学得失、学期末拓展资料教学经验、甚至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进修难题。关键是要养成反思习性,把日常教学变成研究经过。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:”我们不从经验中进修,而是从对经验的反思中进修。”
小编归纳一下
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捷径,但有了爱、进修和反思这三件法宝,每位教育职业者都能在育人道路上走得更远。正如宋德然老师所说,要以杰出教师为榜样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爱的教育下健壮成长。这或许就是”做最好的老师”最朴实的定义。
教育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但只要我们怀抱初心,持续精进,就一定能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那束光。你准备好做这样的老师了吗?